加快发展的势头好、转型发展的势头好、开放发展的势头好、创新发展的势头好、和谐发展的势头好。8月29日上午,在接受“转型跨越、中部崛起”中部六省媒体巡回采访团专访时,省长王三运连续使用五个“势头好”来总结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畅谈“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部署,并重点就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保障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省政府秘书长梁卫国,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专访。
王三运对中部六省主流媒体记者来安徽采访表示欢迎,对新闻界朋友长期以来给予安徽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即将迎来第六届中博会,经过连续5届的成功举办,中博会的品牌价值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中部各省加强合作、推动发展、彰显力量的重要舞台。近年来,得益于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得益于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全面实施,得益于改革发展成果的不断积累,安徽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重要时期,处在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和中部其他各省一样,安徽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扩大开放合作中的区位、能源、资源、科教、劳动力、生态等方面的组合优势进一步显现,已经成为国家政策倾斜的重点和扩大开放的前沿。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用好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日益强劲,对全省加快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皖江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一直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回答关于示范区建设的问题时,王三运说,一年多来,示范区建设坚持科学示范导向,严把项目准入关、投资强度关、环境评价关,承接产业转移的科学性和示范性不断增强;坚持推进载体建设,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配套能力明显提升;坚持构建战略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先后开展与中央企业、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与长三角、与珠三角、与港澳台等“五大合作”,已经形成国家推动、自身主动、周边互动的良好格局,为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打开了广阔渠道。
“创新是产业的灵魂。安徽要实现转型跨越,必须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在回答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问时,王三运说,我们充分考虑到自身资源禀赋、产业配套基础和国家政策导向,经过反复调研、深入论证,确立了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八大重点产业。今年前7个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0.4%,高于全部工业产值增幅13.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省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是符合自身实际、大有前景的,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努力在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更大突破。
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以工程化、项目化方式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效,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兴趣。就下一步如何完善制度性安排,王三运说,我们将从战略目标上加以确定,“十二五”期间我们启动了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和民生工程五年规划,确立了改善民生的总体目标和长效措施;从财政投入上加以保障,今后5年,将按照不低于16%的年均增幅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从项目选择上加以规范,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权,确保人民群众需求最广泛、最迫切的项目优先实施,形成良性的工作机制,保障民生工程项目发挥更大、更好、更长久的效益。来自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六省28家主流媒体参加了采访活动。(胡旭郑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