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褒奖诚信的社会氛围,马鞍山市交通执法支队深入贯彻乌江河口苏皖“共建共享共治”理念,依托宁马党建联盟“四方联动机制”,逐步推进“信易+进出闸”场景创新应用,着力规范进出乌江船闸船舶航行和锚泊秩序,创新船舶监管模式,使诚信主体获得更多便利优惠服务。
近年来,为促进乌江河口船舶停泊水域锚泊资源高效利用,降低锚泊水域安全风险,马鞍山市交通执法支队按照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文件精神,联合南京海事局、芜湖海事局等多部门制定《乌江河口进出闸船舶信用管理制度(试行)》,共同建立《船舶信用名单包括守信联合激励名单》(以下简称“红名单”)、《重点关注名单》(以下简称“黄名单”)、《失信联合惩戒名单》(以下简称“黑名单”)等三类信用名单,公布了三类信用名单的分类标准,对过闸船舶实行信用分级管理并给予奖惩措施。一是全面摸排过闸船舶守信情况。联合南京长江海事部门加大对锚地待过闸船舶的巡查检查,督促信用情况良好的船舶申请列入“红名单”,将存在扰乱过闸秩序、违反水上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拒不履行行政处罚等失信行为的船舶列入“黄名单”及“黑名单”。二是分类实施船舶信用奖惩措施。例如:给予“红名单”船舶优先进出闸、按照法定最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行政检查等多项便利服务措施,给予“黄名单”及“黑名单”船舶过闸必查,甚至永久禁止该船舶进出船闸等惩罚,让信用价值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定期宣传船舶信用管理制度。利用乌江河口进出闸船舶服务群微信推送、短信平台、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定期向船舶、船员宣传三类信用名单和相应的奖励措施、考核周期、具体的信用记分事项等,督促船舶、船员遵章守规意识,广泛宣传诚实守信典范,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2023年,马鞍山市交通执法支队已对45条“黄名单”及“黑名单”船舶延迟登记过闸,推送信用宣传信息80余条,发放信用宣传传单600余份。
下一步,马鞍山市交通执法支队将以“信用交通市”建设为抓手,深入推广和创新“信易+”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信用交通的深度和广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我市交通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