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黄山市交通执法支队以突破时空局限、操作节约省时、修复快速便捷等企业现实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便企原则,积极探索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全覆盖、服务前置提效率、线上指导零跑腿”的“一网通办”高效运作模式,营造交通运输领域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
主动告知全覆盖。一是落实“双书送达”。积极落实“双书送达”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提醒市场主体及时申请信用修复减少失信成本,累计发放351份信用修复告知书;二是及时告知修复。定期梳理每月行政处罚台账,对行政处罚最低公示期满但未进行信用修复的企业进行电话通知,及时提醒当事人登入“信用中国”网站,指导对方按照流程修复失信信息,提升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的时效性,截至目前,共电话通知企业423家次。
服务前置提效率。一是协助出具材料,助力修复完成。在协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时,对罚款收据等修复资料遗失的失信主体,协助对方通过“执法信息公示与服务系统APP”查看违法情况缴费通知单,并指导进入“安徽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下载缴款票据。对不会下载发票等材料的企业,主动为对方提供已履行义务证明,助力企业顺利完成修复;二是开展执法回访,提高修复效率。对辖区内被处罚企业,根据《安徽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回访制度》要求,主动送“信用服务”进企业,帮助企业完善修复材料,解决信用修复疑难问题,为企业提供温馨、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今年累计开展上门服务60余次;三是组织专场培训,提升修复意愿。对于辖区内被处罚频次较多、信用修复量较大的企业,定期开展“信用修复指导”培训,通过讲解信用现状、演示修复流程、告知注意事项等增强企业认知,提升企业信用修复意愿,维护良好社会信用。已开展信用指导与培训10余次。
线上指导零跑腿。一是提供“一对一服务”。安排专人负责信用修复和指导工作,对具体修复流程和材料有疑问的企业,提供在线咨询和答疑服务。“一对一”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详细告知修复方式选择、材料填写及上传、信用修复进度查询等内容,及时协助企业消除不良影响,恢复企业信誉;二是进行“点对点指导”。为不知如何下载修复材料的企业提供远程指导,告知具体下载网站及相关注意事项。为年龄偏大、电脑应用不熟练的驾驶员,直接通过微信、QQ等形式发送信用修复材料模板,降低企业操作的难度,提高修复便捷性;三是实现“线连线办结”。对于部分外地企业需原处罚单位出具履行义务证明进行信用修复的,通过线上联系明确对方需求后,本着“为人民服务”“不增加企业负担”原则,企业无需跑腿,以邮寄或电子版方式发送申请表和承诺书,打破时空界限,助力企业快速、高效完成修复。
截至目前,该支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送服务上门”与“邀请来培训”等举措,累计助力265家企业完成480条信用修复,其中在线修复完成率近6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