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和县赵集乡通过夯基础、创平台、求实效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目前,全乡9个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法治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
建好三个平台,夯实创建根基。一是建好法治文化广场。全乡9个村均建立法治文化广场,以历史人物、法律典故为主题,雕刻成图案、文字等法律元素与文化广场融为一体,健全法治宣传栏、法治舞台、法治长廊、法治大屏幕,使群众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学到法律知识,让法治意识入脑入心,有力促进了农村法治文化宣传。二是建好监控系统平台。为发挥“打、防、控”一体化防控格局,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织密自然村庄内的监控网,投资300余万元完善了乡监控指挥中心和村级监控平台建设,全乡123个自然村布点369个监控探头,同时在主要道路沿线安装52个高清晰监控,辖区进出路口、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三是建好新媒体服务平台。全乡创建133 个“平安微信群”,吸纳群众1.8万群众,利用微信平台,定期发布平安创建、法律法规、安全警示教育等防范知识,拓宽“平安建设”信息传输渠道。微信群启用以来,提高服务质量,密切了党员干群关系。
用好三支队伍,筑牢平安根基。一是用好综治网格员。培养123名熟悉本村情况、掌握社情民意、威信高、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专职网格员,零距离为群众服务,做好法治宣传、社会稳定、矛盾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信访维稳等服务工作。二是用好普法志愿者。群众有需求、关注方面的法律知识,请专家讲授,让普法宣传服务接地气、受欢迎、有成效。三是用好人民调解员。全乡聘请47名“和事老”调解员,开展矛盾化解,让矛盾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落实好三项机制,提供保障根基。一是“三治”相结合机制。紧紧围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健全“一约四会”组织等自治措施,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促进法治与自治、德治相辅成。把涉及乡村事项纳入法治轨道,着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二是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等机制。健全信息报送、联动调处、跟踪督办、回访等制度,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常态化、制度化。三是落实考评奖惩机制。法治建设工作纳入综合考核,与乡、村干部绩效考核挂钩,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为的平安建设工作新格局。(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