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人民调解工作新思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广泛性和基层性优势,努力将“百姓评理说事点”打造成“社情民意收集点”、“矛盾纠纷化解点”和“法律政策宣传点”,为百姓搭建“家门口”说事、议事、调事平台,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大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司法所工作人员定期前往“百姓评理说事点”开展法律宣传,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同时充分运用各种平台、载体,将“百姓评理说事点”作为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阵地
二、整合资源,强化人员保障。“百姓评理说事点”以村人民调解室为主阵地,在人员集中场所如广场、超市门前均设立临时说事点。一支笔、两本信访政策和法律法规书、几个凳子、三五个人就构成了简易的“说事点”。充分发挥村里老党员、老村干、老乡贤、老教师等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作用,聘请他们为说事评理信息员,为村民服务。同时整合“一村一综治专干”“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专业司法团队,为“村民说事评理点”提供法律服务支撑。
三、加强培训、提升人员业务。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如何通过“唠家常”的方式,把社会问题、矛盾纠纷、诉求意愿等社情民意在“点儿”上搜集上来,在第一时间回应和化解。随后就规范“居民评理说事点”建设、工作台账、记录本以及评理说事“慧评理”小程序的操作使用进行具体讲解。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百姓评理说事点”职能作用,更好地引导群众依法议事依法办事,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水平。
四、完善制度,加强组织保障。制定工作流程、明确主要任务、落实工作制度。信息员每天驻入“百姓评理说事点”,每半月组织群众在“点上”召开一次说事会,听取群众反映问题和表达诉求。完善培训机制,定期召开“百姓评理说事点”暨人民调解培训会,推动两项机制有效结合,以人民调解工作带动“百姓评理说事点”工作的发展,通过传授调解技巧、讲解法律法规等,提升信息员业务水平。
五、化解矛盾,积极进行调处。针对在“百姓评理说事点”上收集上来的矛盾纠纷,优化服务,化解“闹心事”。依托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和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优化百姓评理说事点服务效能,聘任五老人员、当地乡贤等为人民调解员,会同村法律顾问,提供专业化调解服务。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走访,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镇“百姓评理说事点”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3件。
下一步,赵庙司法所着眼于加强指导,使“百姓评理说事点”收集群众百姓纠纷,在聊天或者谈家常的过程中化解老百姓之间的纠纷,做到让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在“百姓说事点”得到化解,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平安赵庙、法治赵庙建设贡献了力量。 (赵庙司法所-张汝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