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打通基层监督的末梢神经,切实发挥村监委会的“前哨”作用,积极引导村监委会主任担当起监督员、信息员、宣传员的“三大员”职责,今年以来,王市镇纪委紧紧围绕工作作风、“三务”公开、土地增减挂、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环节监督,不断探索基层监督新路径、新方法,助推村监委会切实履职尽 责,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的持续优化。
加强阵地建设,夯实监督支撑。加强村监委会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结合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六有”标准,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经费保障,创优工作环境。健全完善村级监委会工作制度、村级监委会监督方式、村级监委会责任追究制度等六类三十三项制度,促进村监委会主动履职、正确履职。
抓学习强素质,提升监督本领。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和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党章》《监察法》等党纪法规,用“身边人身边事”典型案例,提高村监委会主任思想认识和纪律规矩意识,确保村监委会队伍自身政治素质过硬,有力改变了以往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的短板。实行各村监委会主任交叉检查工作的方式,取长补短的同时,引导各村监委会主任明晰工作职责,做到精准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监督检查。村监委会作为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的能力,做好基层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各村通过加强日常监督,积极从群众普遍关注、急难愁盼的民生、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对作风建设成效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创新工作机制,抓考核强落实。镇纪委采取以严格考核促进工作落实的方法,对照村监委会的履职清单,采取“细化任务、量化分值、按月考核、季度兑现”方式,把目标任务的完成、履职尽责的到位、群众意见的调查,作为村监委会的重要考评内容,并将考核结果和季度评先评优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的考核办法,保证村监委会在监督执纪、案件查办、惩治腐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截至目前,今年全镇13个村监委会共实施重大事项监督1300余次,监督使用资金487.9万元,纠正不合理开支13.58万元,向村“两委”会提出建议和意见26条,发现干部作风方面问题5条,化解矛盾纠纷254起,开展各类党纪条规宣讲活动65场次。通过有效发挥村监会前哨作用,让监督直抵基层“神经末梢”,打通了监督最后一公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陆凤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