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埇桥区汴河街道办事处精心组织50多名机关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划片包干、手把手、面对面指导农民秋收秋种,深受农民的欢迎,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科技保姆”。
埇桥区是全国产粮大区、先进区。近年来,埇桥区通过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每年组织1000多名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指导农民干,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使科技成为农民打开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改坐等上门咨询为深入农户家中、亲临田间上门服务。通过举办各农技知识培训班、一线指导、示范带动等多种形式,为全区农民解难释疑,为农业发展“加油助力”,助农增收。农业部门专门抽调100多名技术员,组成技术服务队,常年活跃在农村种粮大户、重点乡镇,将粮食、蔬菜生产的管理重点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法,耐心的传授给农民。几年来印发科技明白纸100多万份,还以电视讲座的形式制成专题片,在埇桥新闻和6个电视插转台黄金时段播出。为确保科技入户、科技到田,埇桥区各涉农部门精选科技骨干,与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种粮、种菜大户和农户的养殖场结成“联姻”对子,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区农委、科技局、科协、农科所等“马不停蹄”的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畜牧水产局加大良种繁育工作投入力度,在全区乡镇和涉农办事处普遍建立改良站点,还帮助各养殖小区建立、完善了畜禽良种繁育工作制度和规程,选配了有资质的良种繁育工作人员跟踪服务,从而形成了区、乡、场站三级良种繁育网络体系。
近年来,全区已对5万多名农民进行了科技知识培训,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200多项,创经济效益10亿多元,受益户人均增收1000多元。埇桥区还通过完善的区、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与安徽、山东、江苏、上海等一些农大,农科院校建立了广泛的业务体系,对全区引进推广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优良品种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广大农民高兴地说:“‘科技保姆’下基层,手里捧着罐头瓶(茶杯),一天到晚三件事,传经送宝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