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无为县开城镇羊山村党总支着力强素质、创特色、建亮点,带领群众将荒山秃岭改造成“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文明村”——
“羊山人不算富,村村都通水泥路;羊山人不是吹,走路双脚不沾灰;羊山人不称能,新农村建设率先行;和谐羊山真是美,一片青山和绿水。”8月13日下午,52岁的任士福一边领着记者登上山冈,一边念着村里村外流传的一首打油诗。举目四望,漫山林木葱茏,一幢幢整齐漂亮的农家宅院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
仅仅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烂摊子:破旧的土民房,浑浊的河水,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村级债务30多万元……羊山村是我国著名诗人田间的故乡,诗人故乡的人民也喜欢写诗,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冯越向记者说起当时流行一首打油诗:“土墙瓦顶望见天,露天厕所在门前。脏水流到大门口,牛屎猪屎到处堆。晚上蚊子身上咬,白天苍蝇满天飞。”
打铁还需自身硬。立志改变落后面貌的任士福在村支部会上宣布,班子成员每天早上6点半到村部开碰头会,然后分头落实一天工作。每早6点钟不到,任士福就来到村部,风雨无阻。同时,村支部定时召开党小组会,建立健全党员议事、民主评议、党务公开等规章制度。村党组织渐渐把党员群众拧成了一股绳。
沿着羊肠山道,记者往山冈深处走去,一路看到大片大片的桑园、意杨林、药材林、雷竹林等,一块块苗圃基地百花争妍。1998年,村党支部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机遇,组织群众开荒种树。任士福及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炸石垒垄,挖穴栽树,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冷水,一直干到天漆黑才回家。3年时间,绿染荒山,清水长流。
村民想致富,党员来领路。党员钱扬云在外面做生意,积累了一些本钱,村党组织动员他回乡创办苗圃基地。几年下来,钱扬云种植名贵花卉苗木500多亩,注册了羊山生态林业公司,年销售收入达400多万元,并帮助村里很多生活困难的村民脱贫致富。羊山生态林业公司继承人钱文雁也是一名致富小能人,现在也已成为预备党员。“我们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就有了底气。”任士福说。
时近傍晚,乌云翻腾,山雨欲来。走进一个山凹中,一只只鸡仔满地跑,一头头山羊咩咩叫,这里是一个私人承包的综合饲养基地。35岁的承包人张功华手持竹竿,正吆喝着把小鸡赶入圈中。张功华告诉记者,他能有今天,多亏党员干部当“后勤”。张功华承包了集体牛棚和7亩多山地,村支委对口帮扶,帮他架线接电,并花1万多元修通了他家门口的石子路。村党总支委员徐代宝经常上门帮忙,义务指导畜禽防病,使他的经营红红火火。
羊山村已兴办4家企业,建成9个种植养殖基地,集体资产已达300多万元。但6名支委成员,没有一人参与承包或者参股。那些承包人和公司老板,感激党总支一班人全力帮助,不时来劝他们入伙,甚至送他们干股,但6名支委没有一人答应。60岁的村民张明福对着记者竖起大拇指:“有这样的当家人,真是老百姓的福气啊!”
一幅“山水羊山、生态家园”的画图正在变成现实。村党组织筹措资金,规划建设10个新农村示范点,兴建了一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文化科技学校,修缮了一座可容纳600多人的影剧院,创建了百米文化长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