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与旧城,新村与老村,市内与乡下,存在较大的”环境落差“,这是当前不少地区发展的通病。淮北作为一座煤炭资源型城市,克服环境上黑、粗、脏的天然弱点,统筹推进,走出一条城乡同步美化家园的创建之路。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同步改善的人居环境,极大提高了城市整体文明程度。
改善人居 城区改造暖民心
“我们这一片什么时候也能进入改造范围啊? ”最近,淮北市相山区的一些负责人在和辖区内居民交流时,类似的问题总是会被提及。居民盼望早拆迁,是因为淮北市的老旧城区改造,获得了市民的交口称赞!
正在朝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冲刺的淮北市,从今年1月开始拉开城区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的序幕。记者在一些改造好的小区发现:破烂不堪的小路变成了柏油路,路两边栽上了景观树,小区里有了体育健身场所……“以后再到了下雨天,再也不会有人说咱小区是‘海底龙宫’了。”在淮北市海宫小区,一位市民高兴地说。截至目前,涉及改造的55个老城住宅小区已基本完工。与此同时,淮北主城区所在地相山区还配合老城区改造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5000多名干部群众分赴城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等地段,动用机械设备600多台次,清理卫生死角1000余处,有效地改善了城区环境面貌。
淮北市今年还实施了老城区道路整治,投入近亿元对城区12条主次干道进行改造升级,在今年的道路改造过程中,除了进行道路基础维修外,该市市政部门还增加了公交设施、排水管道铺设、路灯等综合整治内容,进一步完善新修道路功能。
老城区改造只是淮北市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围绕“双百双宜”和山水生态城市建设,淮北市还加快城市东进南扩步伐,大力度开发新城区,完善城市功能,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淮北市大手笔开发 “三山、六湖、九河”资源,依托煤矿沉陷形成的多个湖泊,推进沉陷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启动生态水网工程,对现有水系进行治理和改造,并对城区周边山场进行绿化,让山地披上了绿装。
美化家园 清洁乡村乐农家
“你看这哪儿像农村,比城市还好!”最近,记者来到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段庄村时,段庄村党支部负责人说。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一条条沥青铺就的马路,平整而宽阔;一排排整齐而独立的农家小院,其间欢声笑语不断传出……
“过去我们村也和其他普通的村落一样,又脏又乱。 ”段庄村党支部负责人说。从今年年初开始,该村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为抓手,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平整路面1400余米,修建沼气池87座、标准化卫生厕所260座,绘制宣传画廊2000多平方米。村里还设置了垃圾筒,垃圾每天会有专人来收集,送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再集中处理。
记者从淮北市文明办了解到,2009年初,淮北市在全国较早开展了“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实施了《淮北市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措施,通过试点带动,重点推进。该市同时从建立农村市容环卫管理工作长效机制入手,把城市市容管理机制引入乡村,从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入手,在各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村级建设垃圾收集房,县区、乡镇配备垃圾运输车辆。截至6月底,全市8个试点乡镇(办)、60个试点村先后建成垃圾中转站8座、垃圾收集房300余座,配备垃圾清运车和洒水车16台、人力清运车800余辆,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农村清洁工程资金达6800余万元。
淮北市还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淮北宇能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并投入使用,结束了垃圾填埋的历史,初步形成了“村收集、镇(办)转运、市(县)处理”的运行模式。在去年的全省农村清洁工程考评中,淮北市与铜陵并列全省第一,成为唯一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皖北城市。
五个一体 全面覆盖亮点多
除努力实现城乡市容管理的一体化之外,淮北市还谋求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城乡创建机制一体化等“五个一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市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抓载体重实践。走进杜集区高岳街道任庄村,“城乡同发展,文明共创建,大家齐努力,任庄永向前”……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很快便吸引了记者一行的注意。谚语、顺口溜、诗歌……内容虽然不一,但却是形式活泼,大方美观。 “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村民迈向文明,也提升了我们整个村的形象。 ”任庄村党总支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淮北市305个村均已建为开放式村部,昔日封闭的办公场所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佳平台。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到了傍晚,任庄村开放后的村部前就会热闹异常,“扭秧歌的,敲腰鼓的,锻炼身体的……别提有多热闹了! ”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是,整个杜集区竟有着一千多名农民腰鼓队员,茶余饭后,队员们总会用鼓声传达着自己的快乐心情和幸福心声。
而城乡创建机制一体化则抓长效重基层。淮北市建立健全稳定的领导机制、稳定的督查机制,各级文明委定期、不定期对文明村镇创建及矿镇共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先进典型,推广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建立健全稳定的共建机制,坚持城乡结对帮扶制度。值得一提的是,该市从2010年7月启动“千名干部下基层、同创共建文明城”活动,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居民家庭,围绕“争当皖北崛起排头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等关键词征求意见,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激发了当地群众热爱淮北、建设淮北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