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16日从省科协获悉,自2009年安徽省实施省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百万工程以来,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建有科普惠农服务站1000余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万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到3800多个,会员数80多万人,带动农户230万户。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带动了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四年来,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共举办农技协骨干培训班400余期、培训5万多人次,一批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和个人,通过集中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电话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农村乡土人才的科技种田水平。怀远县孔津湖生态泥鳅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示范、带动全县1515户农民开展稻田标准化养殖18100亩,泥鳅养殖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长丰县草莓协会从吉林省蛟河草莓研究所、杭州市农科院引进脱毒“红颜”原种一代草莓种苗150万株分发到协会会员大户中试种,并提供技术指导,目前种植面积已达3万多亩,亩均效益6000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获得全国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全省农技协共承担县以上科研项目63项,建立示范基地772个,推广新品种131个、新技术145项,带动6万多户农民发家致富。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汪永安 )
责任编辑: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