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午,铜陵县钟鸣镇九榔幼儿园内,园长刘尔平正在查看孩子们用餐。这所幼儿园是铜陵市2013年民生工程项目,由中央和省市县投资60多万元利用闲置校舍改建而成,9月1日投入使用。
刘尔平说,以前他租赁闲置厂房自办幼儿园,条件很差,民生工程“公建民营”模式为他创业提供了好条件。
今年以来,铜陵市不断创新建成项目运管机制,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探索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民生工程持久发挥作用。该市今年48项民生工程投入的资金将超过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1月至10月投入资金超过11.4亿元,市、县区共安排管养经费2600多万元,民生工程受益群众覆盖面达95%,群众满意率普遍超过90%,提前基本完成全年民生工程建设任务。
在实施民生工程过程中,该市创新筹资方式,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拓宽筹资渠道,通过以奖代补、市场化、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资金投入民生工程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该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的民生保险工程,按照政府和个人4:1的比例分担保费,为全市户籍居民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电子阅报屏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金300万元投入项目建设;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通过以奖代补,吸引企业资金2600万元。
为改变民生工程建后管养由政府一包到底的现状,该市根据民生工程项目的不同性质,实行分层分类管养模式。农村饮水建管一体模式,改变过去多种建设方式为以城市管网延伸为主,实现建管统一;强化同类型项目资源整合,将留守儿童活动室与学校活动室、电子阅览室与居民活动中心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公路养护统筹结合,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管护效果;探索外包、购买服务、公建民营等市场化管养机制,通过招标,将公路养护、农村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整体打包给具有资质的养护公司,实行合同制管理;组建保障性住房投资公司,负责保障性住房融资、建设、运营,实行市场化运作;在城市社区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部分幼儿园实行公建民营,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林春生)
【编后】
铜陵市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民生项目运行,项目建后管护由“政府包揽”向“管养分离”转变,引入市场化机制,管养更专业,监管更到位,有利于构建起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 来源:安徽日报 )
责任编辑:波波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