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再次表明对秸秆禁烧的决心。《意见》提出将就秸秆禁烧建立考核问责制,将考核结果与发展改革、环保、农业、科技等部门项目审批挂钩。
管理
划定禁烧重点区域
禁烧难题如何破解,《意见》也给出了指导意见。其中,《意见》要求各地在每年午、秋收获季节,提前做好准备。
城市郊区、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旅游景区将是禁烧攻坚战的重点,此外,还将划定并公布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重点区域,严格落实禁烧措施,杜绝随意焚烧的现象。
《意见》要求各地在禁烧期内实行联防联控,以乡(镇)为单位、村(居)为基础,村民组为单元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
此外,各地还将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制订并发布相关农作物收获、留茬等作业及综合利用产品标准。防止出现因秸秆留茬过高而不得不焚烧的现象。农作物收获机械还将落实准入制度,秸秆粉碎或打捆设备必须是收获机械的“标配”。
问责
将就秸秆禁烧建立考核问责制
《意见》中提到,省政府与各市签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责任状,严格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发展改革、环保、农业、科技等部门项目审批挂钩。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开展较好的县(市、区)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县(市、区)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工作开展不力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或一定区域内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县(市、区)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意见》要求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落实目标任务,形成倒逼机制。
利用
计划两年建20座秸秆电厂
秸秆禁烧,不仅仅是给地方政府上一道“紧箍咒”,《意见》要求,在管理的同时,各地还要对于秸秆利用的实用技术做好推广。比方说,在养殖重点地区,结合牛羊的产业,推广秸秆直接粉碎饲喂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粮食主产区政府要将小型秸秆成型燃料加工点建设列入本地发展规划,推广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和高效低排户用秸秆炉具,促进现代秸秆炉具进入农家。
运输成本也是摆在秸秆禁烧攻坚战面前的难题,由于运输费用、精力成本,很多农户选择焚烧方式来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计划两年内在全省粮食主产区建设5000个秸秆收储转运点(站)。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还计划利用秸秆发电,在2015年内建成20座秸秆电厂,据介绍,20座电厂可以年利用500万吨秸秆。
目标
两年内实现全面禁烧
安徽是农业大省,秸秆年可收集利用总量达4400多万吨。每年收割季节大面积的秸秆焚烧,对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都有严重的危害。
对于秸秆的利用,《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其中农业利用51%、工业利用16%、能源化利用13%,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和长效机制,基本实现秸秆全面禁烧。
( 来源:江淮晨报 )
责任编辑:小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