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安徽副省长方春明到马鞍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对行政审批工作进行调研。在气象局窗口,方春明深入了解气象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时效等情况后,对气象部门为民服务的态度和效率给予充分肯定。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安徽省气象局严格按照中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做到情牵群众冷暖,服务争先进位。“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理清‘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个问题,紧紧依靠人民,寻计问策,将为民和务实融入气象工作,推动事业发展。”安徽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波说。
“八项承诺”,掷地有声
7月10日,刚从北京开会返回的于波立即召开党组会议,传达中国气象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有关精神,集体学习中央、中国气象局、安徽省委有关精神,各项部署、安排随之展开。
联系群众,从班子做起。在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气象部门服务民生的任务非常集中的情况下,于波先后主持召开7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细节,结合持续高温干旱的严峻形势,提出坚定确保服务质量和活动质量的原则,坚持长期计划,短期安排,抓住重点,科学指导,切实做到“两不误”。
8月9日,在党组中心组群众路线专题学习会上,于波代表省局党组就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向全省气象职工作出了“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头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带头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带头艰苦奋斗、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依法决策、带头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带头廉洁自律”的“八项”公开承诺。
安徽省气象局还开辟了专题网站,刊发上级决策部署,省局党组的公开承诺,党组成员及内设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心得体会,典型案例等,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氛围。
广纳良言,边整边改
10月22日,安徽气象等7家政务微博开展了一次“民生服务日”微访谈活动,在线集中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在一个半小时内,安徽气象政务微博详细回答了30余个问题,并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征求了广大网友的意见。
为最大范围的征求意见,安徽省气象局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听取了基层单位、服务对象等意见。该局组织召开群众路线系列座谈会,认真倾听专业技术人员、科技骨干关于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想法,离退休干部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建议;邀请省政府应急办、省水利厅、省农委等部门畅谈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服务需求,与防雷重点服务用户共商防雷服务,虚心采纳用户意见。
炎炎烈日下,安徽省局党组成员多次下到基层,走访怀宁、安庆、蚌埠、马鞍山等市、县,听取基层职工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搜集基层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征求的意见,安徽省局积极进行整改。针对离退休干部“空巢”问题,省局党组组织工作人员对离退休干部进行摸底排查,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要求各单位定期上门走访,在干部职工中发起“为老同志敲一次门”的倡议活动。
率先垂范整“四风”。10月中旬以来,安徽省局党组成员进行深入谈心交心,诚恳指出存在的“四风”问题,提出改进作风的具体建议。
服务群众,务求实效
天有不测风云,但在不久的将来,合肥市民应对天气变化将会更加“心中有谱”。10月21日,安徽省气象局与合肥市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合肥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今后遇到积涝或雾霾等情况,气象部门将可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一键式”快速发布,让每个通信网络内的市民均能收到预警短信。
不仅在合肥,目前安徽省局正在全省推动气象灾害预警“一键式”快速发布系统建设,切实满足群众对灾害性预警的需求。
“以气象服务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用细致服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于波要求全省气象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气象服务的具体实践中。
2013年夏天,江淮大地骄阳似火。持续高温期间,全省气象部门累计向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发布预报预警手机短信息665万人次,向社会公众发布预报预警手机短信息1.2亿人次,连续两次召开高温天气新闻通气会,在门户网站、安徽农网开辟“应对高温天气”专栏,发布农技指导、防暑指南……
8月21日,安徽省气象局组织“北箭南调”,开展飞机、地面立体人工增雨作业。截至8月底,安徽省气象部门共开展地面增雨作业380次,组织飞机增雨9架次,有效缓解了安徽局部地区干旱态势,受到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学军的充分肯定。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秉承“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精神的安徽气象人将继续贴近群众,倾听民意,擦亮安徽气象的服务窗口,观江淮阴晴,牵群众冷暖。
( 来源:转自中国气象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