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合肥金融业增加值达151.06亿元,同比增长30.46%,占全市GDP的5.6%,成为合肥的支柱产业。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全市金融业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来自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501.7亿元,累计实现直接融资125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快速发展。
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
今年来,我市继续通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搭建平台,促进资金、项目的对接。2月28日,今年合肥市首场银企对接会暨签约仪式在市政务中心举行,60多家企业与22家金融机构签订融资合作协议,签约的86个项目总贷款83.14亿元。据统计,1~7月,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实际新增501.7亿元,占全省的34.3%。到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008.1亿元,同比增长19.2%。
面对信贷政策收紧,中小企业融资出现的融资困境,我市还积极做好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融资。6月末,全市小企业贷款余额804.3亿元,同比增长48.7%,增速分别高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23.4和50.4个百分点。
新增上市公司居全国省会第一
7月份,桑乐金首发上市募集资金3.28亿元,这是今年我市在资本市场又一斩获。1~7月,全市新增5家上市公司,首发融资56.03亿元、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及融资额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目前,全市上市公司已达26家,占全省75家上市公司的37%。
除了积极鼓励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外,我市还积极帮助企业发行票据、债券融资。截至7月底,我市实现直接融资125亿元,其中首发56亿元、增发11.51亿元、中期票据19亿元、短期融资券5.5亿元、金融债券10亿元、企业债券13亿元,占全省直接融资额425.18亿元的29.4%。
地方金融机构再添“一把火”
我市还充分利用地方金融组织建设,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产品。1~7月份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67.18亿元,典当余额23.32亿元。7月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45.99亿元,增长0.35%,典当总额36.20亿元,同比增长38.91%。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户数4262户,在保余额234.2亿元。
为破解中小企业因抵押物不足而融资难问题,合肥引进了金融仓储公司。至2011年7月底,合肥金融仓储公司已与5家银行及一家担保公司有了合作关系,共为20家企业融资超过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