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炉桥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乡村振兴产业园为基础,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三法”新路子,打造乡村振兴炉桥样板。
以“引”法,搭建乡村振兴平台。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目前,乡村振兴产业园一期已签约入驻企业14家,总投资27.5亿元,已有8家企业投产【天源、飞拓、富发、源凯、中建友、和众、胜铝弘、安城】;3家企业已开工建设【佳诺威、力策、中创】;3家企业正在办理前期手续【豪派、中茄、丰邦】,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其中单体投资额最大的佳诺威板材项目(正在扫尾试生产,预计年底投产),总投资8亿元,占地455亩,单条生产线产能全国第一,达产后年需木材72万m³,能够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产增收,吸引一线品牌家居配套企业入驻实现集群效应。
以“导”法,延伸乡村振兴产业链。坚持规划先行,明确产业方向。乡村振兴园区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配套服务盐化工业园产业链延伸为定位,主导产业包括木材加工和木、竹、藤、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目前,产业园一期已形成了以佳诺威为特色的板材建材产业,以中建友为龙头的防水建材产业,以胜铝弘为中心的铝合金幕墙制造产业,以豪派、丰邦为主力的新型材料产业,同时配套有和众、力策等加工制造产业。围绕配套服务盐化工产业,产业园二期、三期拟建设华塑有机硅产业及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
以“谋”法,注入乡村振兴动能。坚持多领域谋划、多渠道筹措,争取专项债、皖北振兴扶持、政策性金融性开发工具等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有效解决补齐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短板资金问题,园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全,谋划申报三期专项债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累计投入2.78亿元,先后建成重桥路(桥)、龙雨路(桥)、规划支路等主要道路,同步配套园区休闲公园、体育中心、服务中心等设施。同步将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与集镇建设相结合,使用专项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利用财政衔接资金建设标准化厂房,由入驻企业承租厂房,进行差异化收益分配模式,兼顾保障资金安全和农户利益,为企业发展提供场地,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实现双赢。(赵磊) |